通检之声 | 追随总书记的脚步——游南锣 品生活 赏文化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的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被誉为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2014年2月25日,习总书记来到南锣鼓巷雨儿胡同,先后走进两个四合院探访住户,与居民握手并询问生活情况。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为传承保护好历史文脉,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凸显老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十九大之前,北京市政府对南锣鼓巷进行了封闭整改。
检察管理监督部的同志们为一探南锣鼓巷改造后的风貌,追随总书记的步伐,走进南锣鼓巷,品味老北京生活,赏古都风貌。
△手绘南锣鼓巷攻略图
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秋高气爽,同志们在牌匾前集合
走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77号门旁,标有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面写着"僧王府"。
僧格林沁家的祠堂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条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见的。这里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像这样幽静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宾馆,在北京也鲜有。
雨儿胡同13号院
雨儿胡同13号院曾住过中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院门旁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院子很宽敞,保护得很完好,院中央还摆着大鱼缸。这里没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门的原汁原味。
故居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生平展览。后院的卧室、起居室、书房等,还按照先生生前的样子布置。
改造后胡同里设立了民俗文化馆,吹糖人儿、捏面人儿、鼻烟壶等传统老北京手艺又重归江湖,吸引了许多来京游览的游客,更有孩子亲手参与制作糖人,体验传统手工艺。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曾说:“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南锣鼓巷的改造让我们看到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代,我们必须传承保护好历史文脉,加强老城整体保护,精心保护好世界遗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微信编辑 杨琼)
历史回顾链接
长
按
关
注
通州检察公众号
微信号 : bjtzjcy